11月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结束对韩国的访问,中韩双方在经贸、人文、科技、环保、质检等领域签署了17个合作文件,并提出“对接四大国家战略、搭建两大合作平台”。对此,韩国产业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长李玟炯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直兑韩元可以降低中韩企业的汇率风险,利好双方企业。
人民币直兑韩元利好中韩企业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正在加快,2012年人民币与日元“直兑”;2013年与澳大利亚元实现直接交易;2014年3月,人民币又与新西兰元“握手”。李克强总理2015年10月31日-11月2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时,提出在上海外汇交易所建立韩元对人民币直接交易机制,允许韩国政府发行人民币国债。这是继去年中韩两国在首尔开设人民币—韩元直接交易市场和人民币结算银行以后,中韩两国间金融合作再次迈上新的台阶。
人民币直兑韩元后,对中韩两国的企业和百姓有什么影响呢?对此,李玟炯表示,长期来看,人民币直兑韩元对中韩双方企业有很大的好处。“现在韩国企业从中国进口商品,需要先换美元,然后美元换人民币,这样不仅手续繁琐,而且交易过程中存在汇率风险,如果人民币能够和韩元直接兑换,不仅可以降低汇率风险,而且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他如是说。
中韩制造业殊途同归 双方合作可减少失败率
中韩即将对接的四大国家战略是:中方倡导的“一带一路”同韩国的“欧亚倡议”、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韩国的“创造型经济”、“中国制造2025”同“韩国制造业革新3.0”、中韩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而两大合作平台是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平台。
“中国制造2025”和韩国“制造业革新3.0”分别被称为中韩两国各自的“工业4 .0”。对此,李玟炯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说,“中国制造2025” 和韩国“制造业革新3.0”是中韩两国各自的制造业升级方案,两大战略在选择的重点领域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是殊途同归的,中韩双方合作可以节省时间,共享经验,从而减少失败率。
李玟炯称,韩国“制造业革新3.0”中提出的19个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10个新兴产业是非常类似的。以机器人产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最大市场,中国现有机器人60%依靠进口;而韩国拥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但没有市场。如果两国能够合作,可以生产比欧洲价格更便宜、性能更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帮助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国产化。
李玟炯表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韩国是制造业强国,但跟美国、日本、欧洲相比,两个国家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都是相对落后的,开发经验和人才都不足,如果两国能够合作,可以进行互补,实现双赢。
“开拓第三方市场”不仅是中韩之间对接的四大战略之一,也是需要共同搭建的两大合作平台之一。对此,李玟炯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韩国的“欧亚倡议”覆盖的中亚、中东、非洲都是非常大的市场,但投资的风险也比较高。中韩双方合作后,两国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共同规避在这些市场的投资风险。